银壶知识
- 今年贼便宜的银壶,正是入手的好时机
- 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景泰蓝和田玉冰壶”发布
-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为什么能成为国宝级的文物?
- 喝茶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把银壶?
- 宁夏国宝级文物—波斯鎏金银壶
- 为什么老壶友更偏爱“小银壶”
- 新手小白必看,手工银壶选购指南
- 清代掐丝珐琅(景泰蓝)色彩研究
- 机制银壶和手工银壶有着什么样的区别?
- 为什么我劝你用手工银壶煮水喝,?
- 今年的手工银壶很便宜。喜欢的可以入手了
- 哪些手工银壶不能碰?手工银壶挑选方法
- 手工银壶泡茶,需要注意些什么?
- 2020年手工银壶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 银壶的银有生、熟之分吗?足银是什么?
- 银壶可以装酒吗?银壶装酒有什么好处?
- 【手艺中国·银壶】千锤万打,一把壶一种人生
- 鎏金银壶:一只出土于宁夏,盛满古希腊神话的丝路遗珠
- 银壶烧水真的好吗?银壶有什么优缺点?
- 手工银壶,什么是好的出水?
- 李健送镶玛瑙的银壶:你到了迎接长寿的年龄!
- 如何选购好的手工银壶?手工银壶价格多少
- 手工银壶的用料还有“生银”和“熟银”之分?
- 手工银壶干烧了,怎么办?如何处理
- 手工银壶,变黑就是假货?
- 宁夏出土一把手工银壶,揭露出北周与波斯的关系
- 为什么银手镯佩戴比金镯气质更纯
- 千锤百炼成一把银壶,济南老银匠传承六代技艺
- 手工银壶泡茶,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 唐舞马衔杯纹银壶——细述唐明皇的爱意
- 2021新春景泰蓝文化消费体验季来啦
- 风华绝代景泰蓝-景泰蓝价格
- 大厂景泰蓝:从“指尖绝技”到“指尖经济”
- 火中涅槃景泰蓝-国礼景泰蓝
- 丁伟华:要让至尊瑰宝景泰蓝在海南根扎稳
- 如何让你的景泰蓝越放越值钱,如何保养景泰蓝
- 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 新中国的景泰蓝是谁发扬光大的?
- 2020景泰蓝艺术大展在京开幕
- 国家级非遗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
- 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
- 景泰蓝,带给大家不一样的风格和装扮
- 明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介绍
- 景泰蓝的“匠心”传世之旅
- 景泰蓝:让老百姓享用到实用化传统艺术
- 国家非遗景泰蓝,来自丝路的瑰宝
- 景泰蓝画知识——“胶”流会
- 浅谈关于景泰蓝工艺品保管方法!
- 什么是景泰蓝画?景泰蓝画好制作吗
- 景泰蓝瓷器 神乎其神的“妙瓷”
- 掐丝珐琅,美得就像在黄金上画油画
- 是谁在收藏景泰蓝?看完你就知道了!
- 景泰蓝的发展与鉴定你了解多少?
- 新中国国礼景泰蓝,普通人也可以购买
- “北京消费季——亲子节景泰蓝非遗之旅”吸引小朋友参与
- 景泰蓝夜场文化体验季将于8月8日启幕
- 传统国礼创新-如何把景泰蓝带向世界
- 介绍国礼景泰蓝是如何“诞生”的
- 关于国礼景泰蓝,你了解多少?景泰蓝价格多少?
- 旷世之瑰宝——景泰蓝的色彩

为什么说珐琅银器才是景泰蓝的鼻祖?景泰蓝是哪里的工艺?
印象中的景泰蓝是一种非常珍贵和高大上的瓷器,常常被用来当作“国礼”。国礼是什么概念呢?不是那种小打小闹、亲朋好友间的礼物,也不仅仅是足够珍贵就可以。它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是彰显一个国家丰富文化内涵的绝佳方式。
在前不久结束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四海同心》景泰蓝瓶成为了国内首尊全程见证“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国礼,它就是中国传统工艺景泰蓝,嵌刻着花卉图腾的精美瓷器。
“四海同心”景泰蓝瓶
而在2014年北京APEC峰会,中国政府送给各国元首的“四海升平”,也是一件古典大气的景泰蓝赏瓶。
几百年前,景泰蓝可是一般老百姓见不到的珍品。乾隆年间,宫里吃年夜饭的时候,只有皇上的御宴桌上摆的几乎都是景泰蓝餐具,底下陪宴桌一水儿都是瓷器和银器餐具。如今随着时代变迁,景泰蓝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大众视野。
景泰蓝是在明朝景泰年间开始大量烧制,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景泰蓝将中国的传统工艺与国外流传的方法完美结合,使得这种舶来品在中国得到了极大的艺术升华。
但其实99%的人都不知道,珐琅银器才是景泰蓝的鼻祖!中国的景泰蓝是掐丝珐琅的一种,属于“铜胎掐丝珐琅”。公元1253年忽必烈西征,实行“唯匠可免”政策,珐琅银器由随军工匠从东罗马帝国传入中国宫廷,从此也成为了皇室尊贵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品
谭氏家族作为曾经的皇室御用工匠家族,是至今为止中国唯一完整掌握宫廷古法烧制技艺的传承家族。掐丝珐琅彩银器制作工艺也于2009年入选中国云南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谭志平是宫廷御用珐琅银器的谭氏家族的第八代传承人,他从小看着爷爷和父亲敲敲打打,银条变成银丝,变成一朵朵花,一件件首饰、器皿,然后仔细地上色。最精彩的部分是烧制,经过800度高温炙烤,器物的色彩发出玉一样的光泽,每一件作品仿佛都有了灵魂。
珐琅银器传承人谭志平
谭志平大师的作品包括珐琅戒指、手镯,项链等饰物,珐琅银水壶、酒壶等。帝瑞珐琅银品牌,正是谭志平大师为代表的谭氏家族创立。
帝瑞珐琅:各式各样的珐琅银器
“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东西不能断。”——这就是让谭志平在每年如一日的枯燥打磨工作中坚持下来的原因。10岁的谭志平就开着跟着父亲学习手艺,每天都十分辛苦和乏味,但作为长子,义不容辞地接下了这一棒。他说:“作为一个工匠,不仅要用手,用脑,更要用心。”
谭大师表示,制作珐琅银器,最关键有三个步骤:掐丝、上染、烧制。尤其是后面的烧制,是看不到的,经过里面的高温,一次又一次的温度差别,出来的色彩也不一样。这就是古法技艺的神奇之处!
“当一件属于自己创作的艺术品摆在面前的时候,那种幸福感从心底油然而生。”说到这里,谭大师露出欣慰的笑容。
也正是因为有千万个像谭志平一样的匠人保留着对传承民族文化技艺的敬畏之心,才使得那些珍贵濒危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代不间断的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