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壶知识
- 戴手工银手镯的好处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 手工银手镯的制作过程
- 银手镯戴久了会有灵性吗?银手镯会认主人吗
- 银手镯的寓意是什么?新华村的银手镯多少钱?
- 戴银手镯有什么好处?戴银手镯需要注意什么?
- 银手镯有什么寓意?银手镯选什么图案寓意好
- 银壶新手必须知道的银壶养护方法
- 新华村寸字号的银手镯多少钱一克?
- 银子才几块钱一克,为何手工银壶那么贵?
- 纯银手镯多少钱一克?足银银手镯多少钱一克?手工银手镯多少钱
- 新华村手艺人打造的手工银壶的独特魅力
- 银子才几块钱一克,为何手工银壶那么贵?
- 绝美手工银壶的独特魅力
- 有人问泡茶用银壶好还是铁壶好?
- 为什么手工银壶手艺人不愿意做泡茶小银壶?
- 为什么银壶有这么多颜色?银壶色泽揭秘
- 手工银壶:开壶 养壶 常见问题答疑
- 为什么用“银壶”煮水的人容易长寿
- 1958年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
- 银壶、铜壶、铁壶的比较
- 选把银壶来泡茶,银壶应该怎么使用与保养?
- 喝茶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把银壶?
- 中国最贵银壶拍卖TOP10:竟然有九把是日本银壶
- 今年贼便宜的银壶,正是入手的好时机
- 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景泰蓝和田玉冰壶”发布
-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为什么能成为国宝级的文物?
- 喝茶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把银壶?
- 宁夏国宝级文物—波斯鎏金银壶
- 为什么老壶友更偏爱“小银壶”
- 新手小白必看,手工银壶选购指南
- 故宫景泰蓝藏品中蕴含的古代科学
- 景泰蓝手工匠人:传承数百年的技艺
- 景泰蓝的起源及发展:曾被称为“中国第一色”
- 故宫景泰蓝藏品中蕴含的古代技艺
- 钟连盛:景泰蓝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坚持手工制作景泰蓝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工艺」介绍
- 北京传统技艺——景泰蓝
- 什么是景泰蓝艺术?
- 景泰蓝佳作庆建党百年,珐琅厂精品恭王府开展
- “皇家御用”景泰蓝,如何一步步成为国之重礼
- 景泰蓝制作匠人:一门手艺坚守了40年
- 景泰蓝是如何火遍中国的?
- 非遗工匠——景泰蓝
- 非遗瑰宝景泰蓝的纹样都有哪些涵义
- 景泰蓝秘匣《国色天香》介绍
- 2021新春景泰蓝文化消费体验季来啦
- 风华绝代景泰蓝-景泰蓝价格
- 大厂景泰蓝:从“指尖绝技”到“指尖经济”
- 火中涅槃景泰蓝-国礼景泰蓝
- 丁伟华:要让至尊瑰宝景泰蓝在海南根扎稳
- 如何让你的景泰蓝越放越值钱,如何保养景泰蓝
- 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 新中国的景泰蓝是谁发扬光大的?
- 2020景泰蓝艺术大展在京开幕
- 国家级非遗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
- 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
- 景泰蓝,带给大家不一样的风格和装扮
- 明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介绍
- 景泰蓝的“匠心”传世之旅
- 景泰蓝:让老百姓享用到实用化传统艺术

珐琅与首饰的创新 广州珐琅mix珠宝首饰
广州是珐琅的首入地,广州珐琅,又称“画珐琅”,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现在,年轻设计师在做珐琅工艺的新尝试,在首饰上加入更多的色彩和工艺。
设计师与珐琅谈了91个小时的“恋爱”,制作出来的“小飞龙”
广州珐琅传承人杨志峰
新的颜色不断运用到珐琅的设计当中
年轻设计师黄凯茜在首饰上加入新的材质,让传统的工艺通过新载体留存
蔡嘉琳
原创油画首饰
纸艺首饰未来也可能用上珐琅
珐琅,普通话标准发声为拼音的第四声与第二声,这听起来是否有种年轻人故意念第四声“法”国的浪漫意味?No,它其实是源自中国隋唐时代古西域的音译词,是真正意义上的古老手工艺。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广州珐琅传承人杨志峰研创出流光溢彩的“中彩珐琅”,寓意“中国制造”,但大多应用在大件物品如花瓶、大摆饰、墙上挂件、壁画等上,这对于非遗传承来说有个难题:年轻一代总不太懂也不太感兴趣,怎么办?
但广州珐琅作为“世界上极为奢侈的艺术品”,它需勇于推陈出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与珠宝等小件物品的跨界,将是古老手工艺开启时代流行的开端。来到2018年,“近年有不少年轻设计师都在做珐琅工艺的新尝试,这是我期待看到的新力量,”杨志峰表示,“传统工艺需要焕新,想让更多年轻一辈认识、接受并喜欢它,从高冷转为亲民才是趋势。”
珐琅文化的熏陶
渗透到年轻人甚至小孩
“近年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看展,他们都会悄悄地问我珐琅的‘珐’字怎么念?”杨志峰在接受采访时笑着表示,“我除了告诉他们正确发音外,还会建议他们带一些小件物品如珠宝饰物回去研究。”杨志峰认为,这是文化传承的过程,也是文化创新的过程。“广州珐琅可以在珠宝饰物上跨界,不限于金与银,也可以是紫檀木。”杨志峰说,“现在广州年轻设计师们很有想法,将珐琅用在饰品上,既可以让流行的东西高级化,也可以让更多年轻人对古老工艺产生兴趣。”
生于1989年的独立珠宝设计师黄凯茜回忆说,“我回国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拜访杨志峰老师,可以说没有他,也就没有广州珐琅,我想把我自己创新的想法与杨老师交流一下,取一下经。”黄凯茜在英国留学期间的作品被编写入伦敦“2014珠宝大师”选集,这位珠宝设计硕士放弃了留洋发展的机会,毅然回国扎根广州,开启创业之旅。“我在广州长大,大学本科在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便进入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的学术方向就是珐琅。而因为我本身对广州珐琅是充满崇敬的,所以我想将国际上的技艺拿回来碰撞,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火花。”
究竟“珐琅”是什么?褪去浪漫的外衣,珐琅实质是一种涂料,它的科学释意是将无机玻璃质材料通过熔融凝于基体金属上并与金属牢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复合材料。而我们现在所说到的“珐琅”,更多是指珐琅工艺。黄凯茜介绍道,珐琅基本可以归为三类,掐丝珐琅、画珐琅和雕刻珐琅。“在国内,顺德景泰蓝的名气很大,但其实广州才是珐琅传入中国的第一站,被称为画珐琅。其实广彩通常说的就是掐丝珐琅,这只是珐琅工艺的一种,就像景泰蓝其实就是在铜肽上用了掐丝珐琅这个工艺。”
这让人想起杨志峰大师曾在公开场合所说的,“景泰蓝以铜丝为画笔,更注重图案的装饰性;而画珐琅的画,更强调手绘的功底,注重写实,要用细线条来表现得细致入微,才能栩栩如生。”于是,中彩珐琅融合了画珐琅与景泰蓝的工艺,以红铜器作胎,制作成品可经历千年而不褪色、不失光,人们纷纷将其应用在花瓶、墙上挂件、甚至壁画上。而黄凯茜认为,珐琅的未来更需要获得年轻一代的青睐,如应用在日常可佩戴的珠宝首饰等更小件精致的载体上,相当于实现“可行走、可佩戴的艺术品”的概念。
新突破:
材质跨界,传统工艺通过新载体留存
中国常见的珐琅工艺,擅长应用在大件物品如花瓶、大摆饰、墙上挂件、壁画等上,而英国常见的珐琅工艺则擅长应用在小件的东西中比如手表等,更精致一点。杨志峰表示,因为珐琅工艺复杂,工期很长,而从前也更常用于大件物件,可谓每个都是大工程。“今年,广州珐琅的新突破主要体现在材质跨界上,比如与红木、紫檀木等材质的结合,其镶嵌技术也是达到比较成熟的标准。”杨志峰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及说,“木质类的跨界还是属比较大型物件,另一种突破就像凯茜这类年轻设计师那样,将珐琅用于珠宝饰品上,工期大大缩短之余,也能很好地保留了传统工艺的精髓。”
黄凯茜回忆她在英国研究的珐琅课题时表示,“珐琅工期很长,所以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里,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会花费很多时间来学习这个工艺。但这个工艺是很值得被保存下来的,所以说我们应该怎样将这个工艺保存下来?通过另外一个方法让年轻人想要学习这样一个东西呢,我的课题研究的就是这个方向。”所以她摇身为设计师身份后,一直期盼着也进行着,做出既符合当代人审美也保留古老精致技艺的作品,珠宝首饰正是很好的载体。市面上我们可见的宝石类饰品,在进行个人定制时,也会在宝石镶嵌的部分加入珐琅。为什么?因为珐琅会让整个产品更金贵,但对于其他饰品来说,它则需要更高的人工手工艺。“我觉得这么经典的一门手艺工艺,不应该就局限在时代或载体上,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情让珐琅年轻起来。”这也是黄凯茜归国创业的初衷。
新色彩:
黑、粉与红挑战传统蓝绿
从传统珐琅工艺来说,一般用以烧制成品最好看的颜色是蓝色和绿色,也常见于珐琅工艺产品上。但黄凯茜偏偏选的是黑色、粉色与红色,她说试试不一样的。“这三种颜色的失败率其实很高,比如说单单烧珐琅的时间,一只小火龙吊坠就做了4只才成功,这还没算上开版到中间工艺的过程,这是非常耗费成本的。”黄凯茜表示,红色的珐琅用起来时其实不太显色,所以她特意在红色上做一层透明珐琅为底,再添加金箔作为显色的催化剂。“如果没有情怀的话,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坚持着做完这一个耗费极大成本与时间且不知道要多少次才能成功的作品。”
其实,如今年轻人对首饰的载体已经达到毫不设限的程度了,甚至用纸做首饰也成为了现实。杨志峰与黄凯茜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现代首饰材质是综合性的,什么材质都可以用,而不仅限于金银铜了,所以首饰仅仅是个载体了,珐琅也是一样的。“我会在机理上做了很多尝试。比如说传统珐琅是很通透、很干净的,实际上现代人喜欢的纹理不一定是很通透的,反而喜欢像大理石一样的纹理,或像雪地一样的质感之类的,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珐琅来表现出来,而且表达这样的纹理反而没有传统珐琅那么长的工期,唯一需要增加的反而是设计师本身的想法。”简单来说,现在做的事情是“如何延长设计师设计的时间,来缩短其他工序的时间,以达到缩短完美作品面世的孕期。”
近年,杨承燊作为杨志峰的入室弟子也出师了。他除了继承父亲杨志峰的传统手艺,也不断在“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投入珐琅艺术”的道路上努力着。“我儿子的工作室除了做珐琅工艺,也会开班授课。”在杨志峰看来,广州珐琅会从当代年轻人开启一个新面貌,而这个新面貌,将会由小件精致的载体来完成。珐琅珠宝,将会是古老手工艺焕新变身的新潮第一炮。
玩花样
小火龙
是怎么炼成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上图这样一枚小火龙吊坠,你知道它背后关于设计师与珐琅谈过的91个小时的“恋爱史”吗?想象一下一名柔若无骨的女子,操控一口厚重结实的珐琅锅,必须是真爱,而关键就在这三招里。
第1招:要从粗糙水磨至丝滑
珐琅本身是粉末状的,需要加水打磨,放在玛瑙一样的碗里面研磨,一直研磨到原本沙砾的材质变成丝绸质感的就可以用了,让粉末变得更精细,大概研磨3~4次,用力均匀。
第2招:繁复中带着细致
在珐琅里,龙的形态要比其它的动物形态更难,因为它是立体的,制作过程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比如龙的肚子中间,纹路就是用珐琅工艺,但这当中需要用凸起来的珐琅挡起来,防止烧裂,为了让它不要裂,再用篆刻把有纹路的东西挑出来,务求精细美观。
第3招:每款颜色都独一无二
珐琅最原始是有很多颜色的,红绿蓝白,但烧制后的颜色是与原始颜色有很大差别的。无法改变它的颜色,只能是通过透明的珐琅来让其烧成渐变色,比如红色的话可以让其慢慢变淡但无法将红变成橘色,不同的颜色是需要叠加烧制的。
【她们说】
“大开的脑洞永远是设计师们创意的灵感源泉!”
——蔡嘉琳·广州珠宝设计师
同样是硕士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蔡嘉琳,创办了自己的珠宝品牌,现为Cloudy Gallery云熙画廊首席设计师,她虽然擅长的是油画艺术首饰,但她认为珐琅运用在珠宝上,就像古典与纯美术的结合,堪称珠宝历史上的艺术制高点,但因制作难度和失败率极高,所以造价相对来说也会比常规做法的珠宝要昂贵,所以并不是每位设计师或品牌都勇于去坚持的东西。“在创作的世界里,我认为脑洞大开是很好的创意源泉,比如我们油画艺术首饰中,也会与高科技成分结合,包括复合金属变幻工艺,精工三维打印等。”
跨界应该是未来设计师之间最乐意开拓的一个领域,蔡嘉琳首创的油画艺术首饰CG Painting Jewellery最大的亮点正是“一款一绘一件”,这点上与到达限量级别的珐琅珠宝由异曲同工之妙,“创新产品必然会有对应的难点产生,我们的解决方式基本上是以多做实验多总结为主,脑洞适当往未知方向打开为辅,因为我们的过往经验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定范围内,没有产品难题是解决不了的。”
“纸艺跨界珐琅绝对是轻与重结合的极致享受!”
——温绮雯·广州纸艺艺术家
站在的温绮雯的立场来说,她是想发掘出纸艺的任何可能性的,所以说珐琅与纸艺的跨界是完全有可能的,尝试不同媒介之间合作也是她一直想尝试的新东西。但一旦跨界,最需要被解决的问题是两者之间的结合。比如说珐琅的重量与纸艺本身的轻量之间该如何通过一些手段获取平衡,因为珐琅都是经过高温烧制而成,这些烧制而成的金属类物品,比如说接口位是通过粘贴还是焊接的镶嵌方法呢这些都是需要去试验的东西。
未来的首饰趋势,温绮雯认为除了美观度以外,日常首饰还可以加入一些生理上的需求,比如市场上有一种功能性的项链可以舒缓肌肉疲劳,但却“长”得有点抱歉。“我觉得为什么不能通过设计手段让这些首饰长得好看呢?”美貌与智慧并重,在她看来应该是未来消费者选择购买一件配饰所会考量的关键,如果美貌可以用设计来解决的话,那么智慧就需要背后设计师以及故事来带动了。
一件精美的景泰蓝器皿,首先要有良好的造型,这取决于制胎;还要有优美的装饰花纹,这决定于掐丝;华丽的色彩决定于蓝料的配制;辉煌的光泽完成于打磨和镀金。所以,它是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
景泰蓝诞生于皇宫,是皇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皇宫大殿的主要陈设,亦是镇殿之宝。紫禁城金銮宝殿,或者是国子监辟雍宫、颐和园排云殿等等,在这些帝王尊属的殿堂,景泰蓝的宝石般的光芒总是令人赞叹。
史料记载: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饭,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蓝,底下全部用瓷器。可见景泰蓝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她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由于景泰蓝的历史意义及工艺,2006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是值得鉴赏、收藏、也是送礼的最佳艺术品珍品。APEC会议上,国家送给外国领导人的礼品就是景泰蓝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