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壶知识
- 我国手工银壶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
- 银壶煮水喝,颠覆你的认知
- 女人长期戴手工银手镯,对身体有好处还是坏处?
- 戴手工银手镯的好处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 手工银手镯的制作过程
- 银手镯戴久了会有灵性吗?银手镯会认主人吗
- 银手镯的寓意是什么?新华村的银手镯多少钱?
- 戴银手镯有什么好处?戴银手镯需要注意什么?
- 银手镯有什么寓意?银手镯选什么图案寓意好
- 银壶新手必须知道的银壶养护方法
- 新华村寸字号的银手镯多少钱一克?
- 银子才几块钱一克,为何手工银壶那么贵?
- 纯银手镯多少钱一克?足银银手镯多少钱一克?手工银手镯多少钱
- 新华村手艺人打造的手工银壶的独特魅力
- 银子才几块钱一克,为何手工银壶那么贵?
- 绝美手工银壶的独特魅力
- 有人问泡茶用银壶好还是铁壶好?
- 为什么手工银壶手艺人不愿意做泡茶小银壶?
- 为什么银壶有这么多颜色?银壶色泽揭秘
- 手工银壶:开壶 养壶 常见问题答疑
- 为什么用“银壶”煮水的人容易长寿
- 1958年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
- 银壶、铜壶、铁壶的比较
- 选把银壶来泡茶,银壶应该怎么使用与保养?
- 喝茶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把银壶?
- 中国最贵银壶拍卖TOP10:竟然有九把是日本银壶
- 今年贼便宜的银壶,正是入手的好时机
- 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景泰蓝和田玉冰壶”发布
-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为什么能成为国宝级的文物?
- 喝茶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把银壶?
- 故宫景泰蓝藏品中蕴含的古代科学
- 景泰蓝手工匠人:传承数百年的技艺
- 景泰蓝的起源及发展:曾被称为“中国第一色”
- 故宫景泰蓝藏品中蕴含的古代技艺
- 钟连盛:景泰蓝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坚持手工制作景泰蓝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工艺」介绍
- 北京传统技艺——景泰蓝
- 什么是景泰蓝艺术?
- 景泰蓝佳作庆建党百年,珐琅厂精品恭王府开展
- “皇家御用”景泰蓝,如何一步步成为国之重礼
- 景泰蓝制作匠人:一门手艺坚守了40年
- 景泰蓝是如何火遍中国的?
- 非遗工匠——景泰蓝
- 非遗瑰宝景泰蓝的纹样都有哪些涵义
- 景泰蓝秘匣《国色天香》介绍
- 2021新春景泰蓝文化消费体验季来啦
- 风华绝代景泰蓝-景泰蓝价格
- 大厂景泰蓝:从“指尖绝技”到“指尖经济”
- 火中涅槃景泰蓝-国礼景泰蓝
- 丁伟华:要让至尊瑰宝景泰蓝在海南根扎稳
- 如何让你的景泰蓝越放越值钱,如何保养景泰蓝
- 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 新中国的景泰蓝是谁发扬光大的?
- 2020景泰蓝艺术大展在京开幕
- 国家级非遗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
- 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
- 景泰蓝,带给大家不一样的风格和装扮
- 明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介绍
- 景泰蓝的“匠心”传世之旅
- 景泰蓝:让老百姓享用到实用化传统艺术

近千年传承历史皇家景泰蓝 传入莆田民间
它就是莆田铜铸胎掐丝珐琅,该工艺以铸胎、鎏金、重器、人物造像等为特点,可与北方景泰蓝相媲美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于铜胎之上,之后经焙烧、打磨等多道工序烧制而成的工艺品。很多人只知道北京是景泰蓝的发祥地,殊不知莆田景泰蓝也非常著名,是南方景泰蓝的代表工艺之一,它以铸胎、鎏金、重器、人物造像等为特点,与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景泰蓝,形成不同的特色。近日,海都记者来到林辉在涵江江口镇开办的工厂,探访莆田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掐丝点蓝最复杂
工匠要有审美观
据悉,景泰蓝在莆田民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明朝末年,莆田籍官员林嵋、林兰友等人率众抗清,失败后回到故里,暂避在涵江江口林氏百廿间大厝。当时,明朝皇室工匠也避难于此,他们便在当地重新开始制作景泰蓝,于是这门北方传统工艺开始南传。传统工艺美术大师林辉是林氏铜铸胎掐丝珐琅即南方景泰蓝第五代传承人。
"景泰蓝的工艺复杂,有一件珐琅百手工的说法。"林辉说,一件景泰蓝产品融汇翻模、脱胎、铜雕、错嵌、琅彩、窑炼等六大工艺,要经过设计、雕塑、翻模、铸胎、修饰、打磨、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精修、磨蓝、錾刻、鎏金等共三十八道工序,制作难度大,投入成本高。
58 岁的林辉说,他从小就喜欢景泰蓝,学了五六年才出师,个中艰辛一言难尽。掐丝是景泰蓝制作当中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按照设计图纸,手握镊子将细短的扁铜丝掐弯成各种精美的花纹,轻轻蘸上白芨糊后贴在铜胎上,最后在铜胎上形成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由于花纹繁复,掐丝时常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慢工出细活,还要出精品。接下来最难的恐怕就是点蓝了。点蓝简单说就是上色,所用颜料为珐琅釉料,因早期多用蓝色料,因而称"点蓝"。
点蓝要将不同颜色的釉料根据设计方案填充在焊好铜丝的胎体轮廓上,所以点蓝工人还必须是个艺术师,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观。点蓝后为了避免铜胎上的釉料剥落,要进行烧蓝,由于珐琅釉料烧制之后会因体积缩小而下凹,烧蓝过后要重新点蓝,点蓝、烧蓝工序要不断重复,直到釉料与丝高度一致,点蓝才算完成。烧蓝过后还要进行打磨、錾刻、鎏金等一系列工序。
结合妈祖元素
打开国内市场
"在胎体表面无蓝面部位錾刻后再进行鎏金,一件精美的景泰蓝才真正呈现在人们眼前。"林辉说,通过錾刻出线条来,铜胎上的纹路将更加清晰,形象也更加逼真和富有立体感。鎏金护色是莆田景泰蓝工艺和北方景泰蓝工艺的一个主要区别特征,北方景泰蓝采用镀金护色,颜色比较艳丽,而鎏金的颜色相对比较古朴,使用的黄金也比镀金多。
林辉告诉记者,除了鎏金护色之外,莆田景泰蓝使用的是铜铸胎工艺,胎体较厚;而北方景泰蓝使用铜锻胎工艺,胎体较薄。"造型因为胎体的不同,北方景泰蓝善于制作器皿,南方景泰蓝则善于制作人物。"林辉说,莆田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在人物造像方面具有莆田特色,做工精细,意融于物。
近年来,伴随着妈祖信俗文化列入联合国世遗名录,林辉觉得妈祖信仰系列艺术品极具文化市场潜力,便想结合妈祖元素,打开国内市场。2015 年初,林辉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方文桃共同创作的景泰蓝作品《湄洲妈祖》亮相北京,在首届中华"国艺杯"评选活动中荣获最佳工艺金奖,并被中国收藏家协会专家评审委员会评为" 中国工艺收藏珍品"。2015 年底开始,林辉又组建团队创作大型景泰蓝妈祖圣像,用500 多公斤紫铜打造胎体,近20 万片铜丝掐画出四龙十凤、40 多朵牡丹、5 朵莲花、18 只蝴蝶、20 片祥云、千万条云朵纹,鎏金护色就用去了3000 多克黄金。
今年6 月份,林辉创作团队历时近两年创作的高3.23 米珐琅面无拼接景泰蓝妈祖像,获得扛旗世界纪录。这座圣像采用一整尊工艺烧制,没有一处拼接,在全世界景泰蓝制作工艺史上绝无仅有。
花钱补贴学徒
难觅坚守传承人
林辉年轻时为了养家糊口,曾放下家传的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学习机械加工手艺谋生,这也让他触类旁通,对景泰蓝工艺有了更多的心得和体会。在国外经商期间,林辉也常常制作一些景泰蓝工艺品,回国办厂之后,林辉于2014 年至2016 年间在北京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三次进修学习,去年被评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
" 学艺难,守艺更难!"!"林辉感叹,老手艺的传承难在坚守。如今,他开厂授徒传艺,还给学徒补贴,但是坚守下来的却寥寥无几。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要学成出师需要数年甚至近10 年的时间,需要一定的天赋和耐心,在他的厂里,一些学了两三年的学徒,还未学成就自动放弃。
今年初,莆田铜铸胎掐丝珐琅工艺,被列入福建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林辉是第五代传承人,他的小儿子是第六代传承人。去年,莆田市成立了传统手工艺商会,弘扬和保护莆田市民间传统艺术,下设多个不同的行业专委会,林辉当选为第一届会长。
目前,林辉经常与莆田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等院校合作,通过外出讲课和学生参观工厂等方式,传播莆田景泰蓝文化。下一步,他还将考虑与职业中专合作,通过校办工厂的教学生产方式,培养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