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壶知识
- 喝茶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把银壶?
- 宁夏国宝级文物—波斯鎏金银壶
- 为什么老壶友更偏爱“小银壶”
- 新手小白必看,手工银壶选购指南
- 清代掐丝珐琅(景泰蓝)色彩研究
- 机制银壶和手工银壶有着什么样的区别?
- 为什么我劝你用手工银壶煮水喝,?
- 今年的手工银壶很便宜。喜欢的可以入手了
- 哪些手工银壶不能碰?手工银壶挑选方法
- 手工银壶泡茶,需要注意些什么?
- 2020年手工银壶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 银壶的银有生、熟之分吗?足银是什么?
- 银壶可以装酒吗?银壶装酒有什么好处?
- 【手艺中国·银壶】千锤万打,一把壶一种人生
- 鎏金银壶:一只出土于宁夏,盛满古希腊神话的丝路遗珠
- 银壶烧水真的好吗?银壶有什么优缺点?
- 手工银壶,什么是好的出水?
- 李健送镶玛瑙的银壶:你到了迎接长寿的年龄!
- 如何选购好的手工银壶?手工银壶价格多少
- 手工银壶的用料还有“生银”和“熟银”之分?
- 手工银壶干烧了,怎么办?如何处理
- 手工银壶,变黑就是假货?
- 宁夏出土一把手工银壶,揭露出北周与波斯的关系
- 为什么银手镯佩戴比金镯气质更纯
- 千锤百炼成一把银壶,济南老银匠传承六代技艺
- 手工银壶泡茶,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 唐舞马衔杯纹银壶——细述唐明皇的爱意
- 万足银多少钱一克-2020年8月14日白银实时价格-手工银壶...
- 银手镯有些什么样的功效呢?
- 如何正确使用手工银壶?手工银壶价格多少
- 风华绝代景泰蓝-景泰蓝价格
- 大厂景泰蓝:从“指尖绝技”到“指尖经济”
- 火中涅槃景泰蓝-国礼景泰蓝
- 丁伟华:要让至尊瑰宝景泰蓝在海南根扎稳
- 如何让你的景泰蓝越放越值钱,如何保养景泰蓝
- 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 新中国的景泰蓝是谁发扬光大的?
- 2020景泰蓝艺术大展在京开幕
- 国家级非遗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
- 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
- 景泰蓝,带给大家不一样的风格和装扮
- 明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介绍
- 景泰蓝的“匠心”传世之旅
- 景泰蓝:让老百姓享用到实用化传统艺术
- 国家非遗景泰蓝,来自丝路的瑰宝
- 景泰蓝画知识——“胶”流会
- 浅谈关于景泰蓝工艺品保管方法!
- 什么是景泰蓝画?景泰蓝画好制作吗
- 景泰蓝瓷器 神乎其神的“妙瓷”
- 掐丝珐琅,美得就像在黄金上画油画
- 是谁在收藏景泰蓝?看完你就知道了!
- 景泰蓝的发展与鉴定你了解多少?
- 新中国国礼景泰蓝,普通人也可以购买
- “北京消费季——亲子节景泰蓝非遗之旅”吸引小朋友参与
- 景泰蓝夜场文化体验季将于8月8日启幕
- 传统国礼创新-如何把景泰蓝带向世界
- 介绍国礼景泰蓝是如何“诞生”的
- 关于国礼景泰蓝,你了解多少?景泰蓝价格多少?
- 旷世之瑰宝——景泰蓝的色彩
- 山东聋哑工艺师斩获多项国内大奖 以景泰蓝工艺绘多彩人生

80后夫妻的“珐琅情缘” 让古老艺术掐丝珐琅传承下去
————记衡水市80后夫妻张中阳李娜的“珐琅情缘”
被誉为“集中国多种工艺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品”的鼻烟壶,一直是收藏和拍卖市场炙手可热的珍宝。其中,料胎画珐琅鼻烟壶,更因制料之稀有、工艺之复杂、效果之华美,被视为壶中翘楚。爱好绘画的80后夫妻张中阳和李娜,在校期间接触到这门高贵、神秘的传统工艺,便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一同拜入料胎画珐琅第六代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由风华门下,用热情与执着描绘着他们的艺术人生。
因料胎画珐琅结下情缘
张中阳自幼喜爱绘画,2001年到衡水特种工艺学校学习内画鼻烟壶艺术,后到河北大学工艺美院进修中国画。其间,他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人——料胎画珐琅第六代传人由风华老师。
通过由风华老师的作品,张中阳了解到,不同于“内画”鼻烟壶在壶内壁上反画图案,料胎画珐琅鼻烟壶是用各色珐琅彩颜料在玻璃胎体上绘画,然后放进窑炉多次烘烤……料胎画珐琅鼻烟壶因其工艺复杂,成本较高,色泽华丽,曾是清朝皇家宫廷御用品。加之国家对此工艺秘而不宣,只有叶氏传人王习三及其少数徒弟才掌握技艺,更给料胎画珐琅鼻烟壶增添了神秘色彩。初次接触料胎画珐琅鼻烟壶,张中阳就被其深深地吸引了,决定跟随由风华老师潜心钻研。
也是在这个时候,张中阳认识了当时在衡水习三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国画与内画鼻烟壶的李娜。没想到,李娜对料胎画珐琅鼻烟壶也非常的喜欢。共同爱好让两个年轻人彼此心生爱慕,并渐渐走到了一起。他们一同拜入由风华门下,潜心研习这门几度失传的宫廷古老工艺。
丝毫差误便可前功尽弃,料胎画珐琅,在画工、用料、施釉、色彩、烧制的技术上都是极其讲究的。在方寸之间的壶身上画稿、勾线、上彩,手眼要精,心神需静,丝毫的差误,就可能会影响壶的品质。由于玻璃与珐琅彩的熔点非常接近,烘烧时火候很难掌握:若温度低了,珐琅釉不能充分熔化,则呈色不佳;若温度高了,胎体变形,即成废品。
一件料胎画珐琅作品,烧制一般七八次,多达十几次。整个工序通常要花一个半月的时间。“每次将鼻烟壶入炉烧制,都要冒着前功尽弃的风险”,张中阳说,“因为每个壶的大小、薄厚都不同,炉温要因壶而变,没有统一的标准,全凭经验。每次烧壶时我都提心吊胆,生怕出错,最害怕的就是在最后一次烧制时出问题。”有一次,他对一件作品的整体效果非常满意,只需再烧制最后一次,便可大功告成。当他信心满满地把壶从窑炉里拿出来时,却发现壶身出现了一道裂纹,当时张中阳失望透顶,之前所有的努力竟在一瞬间化为乌有。两天里他没有动笔再画,好在最终自我调节了过来。
“每年几乎有十分之二的作品是被烧坏的,有时连续两个月都会烧坏。”在一次次的挫折中,张中阳和李娜互相安慰鼓励,吸取教训,摸索钻研,逐步练就了精湛的技艺。夫妻携手共创精品。都说“同行是冤家”,张中阳与李娜却因绘画相识,因共同爱好走到了一起。在料胎画珐琅的创作上,二人各有风格,张中阳擅长山水、花鸟走兽题材,设色典雅稳重。而李娜擅长人物、花鸟,工笔更为细致,色调追求亮丽华美。
在日常创作中,虽然两人的分歧不可避免,但他们有自己的解决方式,那就是把对方当做勇敢的战友、匹配的对手。“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我让步,因为我觉得他的理论功底比我好。”李娜说,他们不会固执己见,而是互相思考对方提出的观点,汲取融合彼此之长,使作品达到更好。也许正是这种相互学习和支持,他们合作创出的作品才会广受好评。
随着技艺越来越娴熟,创作也越来越精致。近年来,夫妻俩拿下了大大小小多种奖项。2010年作品《凝思》获“习三杯”铜奖,2012年作品《斋往》获“中福杯”优秀奖,2013年作品《八破图》获“习三杯”博古铜奖,同年《大唐神骏》获“习三杯”银奖,2015年作品《祥和盛世》获抗战胜利70周年美术联展二等奖,2016年作品《三问图》获“同心同筑中国梦”三等奖,2017年荣获鄂尔多斯鼻烟壶“奇严杯”制作技能大赛三等奖。
除了精心钻研料胎画珐琅鼻烟壶外,夫妻俩还专修国画,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在两个不同的载体上转换着角色,在艺术创作中逐渐形成了多元化风格。“它们都是相通的,转换心情的同时也是为了两者更好地融合,更好地促进。”有时在创作与绘制上,夫妻俩会遇到一些问题,心情不好。这时候,两人就会看看书,或者走出去看看花鸟、树木,寻找灵感。
谈及未来,张中阳和李娜相视一笑:“生活不能没有艺术,我们一定会坚持对料胎画珐琅的这份热爱,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创作出更多精品!”
衡水新闻网—衡水晚报记者 张洪宁 文/图
人物小档案
张中阳,原名张忠阳,1985年出生,故城人,毕业于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民盟河北美术院理事、民盟衡水美术院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鼻烟壶委员会会员、河北省美协会员。拜料胎画珐琅第六代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由风华为师,学习料胎画珐琅艺术创作,同时兼修中国画,其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览并获奖,录入《中国内画图典》《冀派内画图典》《中国集邮网》《河北当代书画》。李娜,1986年生于衡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研究会会员,师从由风华学习料胎画珐琅创作与理论研究,其作品画工精细、设色鲜艳明快、豪华富丽,具有浓厚皇家气息,涉猎广泛,尤擅长人物、花鸟画,在多种展览中获奖。
(责任编辑: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