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壶知识
- 戴手工银手镯的好处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 手工银手镯的制作过程
- 银手镯戴久了会有灵性吗?银手镯会认主人吗
- 银手镯的寓意是什么?新华村的银手镯多少钱?
- 戴银手镯有什么好处?戴银手镯需要注意什么?
- 银手镯有什么寓意?银手镯选什么图案寓意好
- 银壶新手必须知道的银壶养护方法
- 新华村寸字号的银手镯多少钱一克?
- 银子才几块钱一克,为何手工银壶那么贵?
- 纯银手镯多少钱一克?足银银手镯多少钱一克?手工银手镯多少钱
- 新华村手艺人打造的手工银壶的独特魅力
- 银子才几块钱一克,为何手工银壶那么贵?
- 绝美手工银壶的独特魅力
- 有人问泡茶用银壶好还是铁壶好?
- 为什么手工银壶手艺人不愿意做泡茶小银壶?
- 为什么银壶有这么多颜色?银壶色泽揭秘
- 手工银壶:开壶 养壶 常见问题答疑
- 为什么用“银壶”煮水的人容易长寿
- 1958年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
- 银壶、铜壶、铁壶的比较
- 选把银壶来泡茶,银壶应该怎么使用与保养?
- 喝茶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把银壶?
- 中国最贵银壶拍卖TOP10:竟然有九把是日本银壶
- 今年贼便宜的银壶,正是入手的好时机
- 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景泰蓝和田玉冰壶”发布
-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为什么能成为国宝级的文物?
- 喝茶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把银壶?
- 宁夏国宝级文物—波斯鎏金银壶
- 为什么老壶友更偏爱“小银壶”
- 新手小白必看,手工银壶选购指南
- 故宫景泰蓝藏品中蕴含的古代科学
- 景泰蓝手工匠人:传承数百年的技艺
- 景泰蓝的起源及发展:曾被称为“中国第一色”
- 故宫景泰蓝藏品中蕴含的古代技艺
- 钟连盛:景泰蓝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坚持手工制作景泰蓝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工艺」介绍
- 北京传统技艺——景泰蓝
- 什么是景泰蓝艺术?
- 景泰蓝佳作庆建党百年,珐琅厂精品恭王府开展
- “皇家御用”景泰蓝,如何一步步成为国之重礼
- 景泰蓝制作匠人:一门手艺坚守了40年
- 景泰蓝是如何火遍中国的?
- 非遗工匠——景泰蓝
- 非遗瑰宝景泰蓝的纹样都有哪些涵义
- 景泰蓝秘匣《国色天香》介绍
- 2021新春景泰蓝文化消费体验季来啦
- 风华绝代景泰蓝-景泰蓝价格
- 大厂景泰蓝:从“指尖绝技”到“指尖经济”
- 火中涅槃景泰蓝-国礼景泰蓝
- 丁伟华:要让至尊瑰宝景泰蓝在海南根扎稳
- 如何让你的景泰蓝越放越值钱,如何保养景泰蓝
- 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 新中国的景泰蓝是谁发扬光大的?
- 2020景泰蓝艺术大展在京开幕
- 国家级非遗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
- 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
- 景泰蓝,带给大家不一样的风格和装扮
- 明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介绍
- 景泰蓝的“匠心”传世之旅
- 景泰蓝:让老百姓享用到实用化传统艺术

你了解珐琅吗?|珐琅到底是什么?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化为拂菻。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1918~1956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1956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中文名 珐琅 别 称 佛朗、法蓝、景泰蓝 注 音 ㄈㄚˋ ㄌㄤˊ 读 音 fà láng
词典释义
基本解释:涂料名。又称“搪瓷”。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既可防锈,又可作为装饰。如搪瓷、景泰蓝等均为珐琅制品。
出处:《红楼梦》第五三回:“这荷叶乃是錾珐琅的,活信可以扭转。”珐琅,一本作“珐琅”。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时始禁止珐琅作坊,内府珐琅器,亦有付钱局者。”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上:“如宴客缀锦阁下,携十锦珐琅杯,宣牙牌令。”
名称来源
在中国古代,由于珐琅器最初从大食国(大食为唐宋时代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总称。起源于波斯语称阿拉伯人为Tazi的音译。有白衣大食(661-749),以叙利亚大马士革为首都,称倭马亚王朝;有黑衣大食(749-1158),以巴格达为首都,称阿拔斯王朝。910年以后又有以开罗为首都的法蒂玛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后则是塞尔柱王朝(1158-1258))传来,因此称之谓“大食窑,鬼国窑”。之后虽称谓因译名不统一而出现多种不同写法,如“佛郎嵌”、“鬼国嵌”、“法蓝”、“法郎”、“拂林”、“佛郎”、“富浪”等,但发音基本一致,基本统一为“珐琅”。
珐琅彩银工艺在国内已有近800年的历史。1253年,忽必烈与丽江阿良联合攻打大理国时,曾在丽江停留13天,留下部分珐琅彩银器及制作工匠。传入后,丽江的珐琅彩银器制作主要以家庭式传承为主,主要流传于永胜县永北镇和金官镇(今三川镇)。如今,丽江的珐琅彩银器当属云天工珐琅彩最为有名。
目前,烧制的珐琅产品根据使用的胎体不同一般分为银胎珐琅、铜胎珐琅和瓷胎珐琅,北京的景泰蓝指的就是铜胎珐琅,景德镇的瓷器有一小部分也使用了珐琅工艺,而我所从事制作的产品则是银胎珐琅,简称银珐琅。
丽江珐琅彩银器的加工制作,据《新纂云南通志·工业考》载:“永北厅珐琅银器,自来擅长,清代以前,妇女首饰以金银珠翠四者制成。翠者,翠鸟之羽毛也。在昔,此项物亦为大宗。迨妇女装饰日新,即渐消沉矣。永北制珐琅杯碟,华艳夺目,与直省所出无异……”
丽江珐琅彩银产品产地始于永胜,产品主要有两类:一种是珐琅首饰,一种是珐琅酒具。开始是首饰生产,即耳环、手镯、戒指、领排扣、银纽扣及银章盒等,有近百种以上产品。民国三年(1914年)增加珐琅酒具类。当年有刘国藩任永北县知事,将所带云南个旧锡制酒具一套交由西街韩鸣九,以银质珐琅仿样制造,经试成功。至此,逐渐开始生产。此后,凡到永北为官的文武职员和商人,都要定制几套作为上贡礼品和传家之宝。
后来,也有商贾经营行销外地,主要是茶酒具。每套有酒壶一把,果盘一个,调羹、羹碟、酒杯、银筷各10件,每套净重60老市两左右。单项产品还有绘画翎毛、花卉的珐琅大花瓶、吸毒用鸦片烟盘、咖啡壶、蚊帐钩等。
1949~1975年长达26年间,珐琅彩银工艺品制作均有持续加工生产,1975年后,只有少量的来料加工和旧首饰翻新,1980年后停止生产。在云南省内仅有永北镇和三川镇两户人家将此项工艺传承下来。2009年,珐琅银器制作技艺入选云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首饰类
▼
珐琅彩银制作工艺
珐琅彩银是以纯银制胎,采用石英、长石、硼砂等矿物质配制成的珐琅釉料细磨成粉状颜料,在金属银胎上绘彩部分(俗称开光部分)按事先设计好的图案精细置入,然后将上好珐琅釉料的产品置入窑炉中经800度高温炉火烧结,最后出炉一件精美的纯手工珐琅彩银艺术品。
掐丝珐琅彩
掐丝珐琅彩是银器制作工艺中的一个种类,在继承传统珐琅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将少数民族银器制作中的“掐丝”融入其中,俗称掐丝珐琅银器。掐丝珐琅银器的制作,是集冶金、铸造、绘画、焙烧、錾刻、锤揲等多种工艺为一体的复合性工艺,缺一不可,常见的珐琅釉颜色有蓝、绿、红、黄、白五种。
银珐琅工艺
一种技艺的生命是需要通过不断的传承,推广和创新,才会迎来蓬勃生机,银珐琅工艺从最初的“内填珐琅”工艺开始,逐步有了“掐丝珐琅”工艺,“花丝珐琅”工艺和“花丝镶嵌珐琅”工艺。“内填珐琅”工艺是珐琅工艺当中最简单的一种,它一般通过经过设计、制胎、上蓝、烧蓝、抛光等工艺流程制作而成;而“掐丝珐琅”工艺是在继承传统珐琅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将少数民族银器制作中的“掐丝”融入其中,俗称掐丝珐琅。掐丝珐琅产品的制作,是集设计、制胎、绘画、錾刻、掐丝、酸洗、上蓝、烧蓝、抛光等工艺制作而成,缺一不可;“花丝珐琅”工艺主要用于饰品和摆件类产品,它的工艺流程主要有设计、拉丝、焊接、酸洗、上蓝、烧蓝、抛光等,其用的材质含银量一般在S925的较多;“花丝镶嵌珐琅”工艺是在花丝珐琅工艺流程当中再增加镶嵌这一道工艺制作而成的,故“花丝镶嵌珐琅”类的饰品就更显得高贵、大方和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