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壶知识
- 机制银壶和手工银壶有着什么样的区别?
- 为什么我劝你用手工银壶煮水喝,?
- 今年的手工银壶很便宜。喜欢的可以入手了
- 哪些手工银壶不能碰?手工银壶挑选方法
- 手工银壶泡茶,需要注意些什么?
- 2020年手工银壶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
- 银壶的银有生、熟之分吗?足银是什么?
- 银壶可以装酒吗?银壶装酒有什么好处?
- 【手艺中国·银壶】千锤万打,一把壶一种人生
- 鎏金银壶:一只出土于宁夏,盛满古希腊神话的丝路遗珠
- 银壶烧水真的好吗?银壶有什么优缺点?
- 手工银壶,什么是好的出水?
- 李健送镶玛瑙的银壶:你到了迎接长寿的年龄!
- 如何选购好的手工银壶?手工银壶价格多少
- 手工银壶的用料还有“生银”和“熟银”之分?
- 手工银壶干烧了,怎么办?如何处理
- 手工银壶,变黑就是假货?
- 宁夏出土一把手工银壶,揭露出北周与波斯的关系
- 为什么银手镯佩戴比金镯气质更纯
- 千锤百炼成一把银壶,济南老银匠传承六代技艺
- 手工银壶泡茶,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 唐舞马衔杯纹银壶——细述唐明皇的爱意
- 万足银多少钱一克-2020年8月14日白银实时价格-手工银壶...
- 银手镯有些什么样的功效呢?
- 如何正确使用手工银壶?手工银壶价格多少
- 手工银壶可以泡茶吗?有什么好处?
- 选把银壶来泡茶,银壶应该怎么使用与保养?
- 中国最贵银壶拍卖TOP10:竟然有九把是日本银壶
- 原来机制银壶和手工银壶竟然有那么大的差别!
- 手工银壶制作流程介绍-手工银壶价格多少
- 丁伟华:要让至尊瑰宝景泰蓝在海南根扎稳
- 如何让你的景泰蓝越放越值钱,如何保养景泰蓝
- 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 新中国的景泰蓝是谁发扬光大的?
- 2020景泰蓝艺术大展在京开幕
- 国家级非遗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
- 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
- 景泰蓝,带给大家不一样的风格和装扮
- 明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介绍
- 景泰蓝的“匠心”传世之旅
- 景泰蓝:让老百姓享用到实用化传统艺术
- 国家非遗景泰蓝,来自丝路的瑰宝
- 景泰蓝画知识——“胶”流会
- 浅谈关于景泰蓝工艺品保管方法!
- 什么是景泰蓝画?景泰蓝画好制作吗
- 景泰蓝瓷器 神乎其神的“妙瓷”
- 掐丝珐琅,美得就像在黄金上画油画
- 是谁在收藏景泰蓝?看完你就知道了!
- 景泰蓝的发展与鉴定你了解多少?
- 新中国国礼景泰蓝,普通人也可以购买
- “北京消费季——亲子节景泰蓝非遗之旅”吸引小朋友参与
- 景泰蓝夜场文化体验季将于8月8日启幕
- 传统国礼创新-如何把景泰蓝带向世界
- 介绍国礼景泰蓝是如何“诞生”的
- 关于国礼景泰蓝,你了解多少?景泰蓝价格多少?
- 旷世之瑰宝——景泰蓝的色彩
- 山东聋哑工艺师斩获多项国内大奖 以景泰蓝工艺绘多彩人生
- 新中国国礼景泰蓝的前世与今生
- 河北非遗景泰蓝大厂展示制作技艺
- 景泰蓝非遗之旅寓教于乐 开启亲子趣课堂

传统国礼创新-如何把景泰蓝带向世界
走近非遗传人
姓名:李佩卿 非遗技艺:景泰蓝
近日,疫情发生后,百名非遗传承人纷纷用艺术作品向前线医务人员致敬,景泰蓝非遗项目传承人李佩卿也积极响应,以作品"鱼韵"致敬医务人员,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设计、胎型制作、掐丝、点蓝……聊起景泰蓝工艺,每一步制法李佩卿都烂熟于心。在钻研传统景泰蓝技艺的基础上,李佩卿坚持创新,融入当代艺术美学,为古老的景泰蓝工艺注入新鲜活力。
67岁的李佩卿是景泰蓝技艺国际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非遗项目传承人。她19岁开始入行学习景泰蓝。近50年间,她屡获国际大奖,通过独具匠心的创新设计,把景泰蓝艺术带向世界。
带景泰蓝走出国门
1972年,19岁的李佩卿结束插队生活,被选调进北京工艺美术厂当工人。"当时走进厂里的样板间,看到满屋子的艺术品,特别欢喜,尤其看到景泰蓝,就回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谈起与景泰蓝结缘,李佩卿仍历历在目。记得五六岁那年,一次捉迷藏游戏时,她在家里的床下翻出个金属瓶子,怎么摔也摔不碎,便觉得特别好奇。没想到在样板间里竟重新看到这个瓶子,还知道了它叫景泰蓝。"厂里有象牙、玉器等很多工艺可以选,我只选择了景泰蓝,一做就是近50年,而且越做越喜欢"。
"在厂里时,我就想着做些创新型的景泰蓝作品,但是都没能实现。"当创新作品被多次否决后,李佩卿陷入思考:"难道景泰蓝就只能做成瓶瓶罐罐吗?"2000年北京工艺美术厂改制后,李佩卿便成立工作室,开始了创业之路。在创业之初,面临重重困难的李佩卿仍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终于迎来转机。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佩卿带着创新造型以及首次融入粉彩景泰蓝的创新发明工艺作品——"鱼韵",参加第111届欧洲斯特拉斯堡创新发明大展,并斩获创新"金奖"。这是中国景泰蓝百年来首次获法国列宾竞赛"金奖",李佩卿别具一格的景泰蓝作品也受到很多国外收藏家的青睐。
老工艺需要与时俱进
"景泰蓝虽是项传统工艺,但也要创新。"李佩卿始终秉持着"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思路。"就好比明代的景泰蓝作品带有明代的特点,清代的景泰蓝又不同于前朝。艺术作品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模仿前人,那就丧失了艺术的味道。"
李佩卿常常告诉学生,创意其实比制作更难,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更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有一次,李佩卿在湖边散步,发现湖里的天鹅总是成双成对,结伴而行。她经过查阅后,知道天鹅多是一夫一妻,相伴终生,"那之后,我就创作了一对天鹅作品,天鹅身上是一个个爱心形状,里面还绽放有一束束百合花"。
传承需要脚踏实地
"印象非常深的一次,是很早以前在景泰蓝的工艺展上,有人问我景泰蓝是否和景德镇有联系。"与那时相比,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景泰蓝工艺,这让李佩卿倍感欣慰。
讨论起景泰蓝技艺的传承,李佩卿也常常会担忧:"景泰蓝技艺的传承需要静下心来,更需要脚踏实地。"李佩卿最多时曾招到28个学生,但如今只剩下4个,"我跟学生们讲,真正的景泰蓝工艺水平是靠时间磨出来的,只有真正热爱这门技艺,才能坚持下来。"
除了工作室的工作,只要有时间,辖区里的庙会、非遗进校园等大大小小的非遗活动,李佩卿都不曾落下。"我最喜欢给孩子们讲课。有一次我在府学小学教孩子们点蓝,看着他们惊喜的目光,围着我不停提问,就觉着充满希望。"李佩卿认为,让孩子们从小接触非遗艺术,也是为传统技艺的传承打下基础。
文字:刘旭阳
来源:新东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