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壶知识
- 戴手工银手镯的好处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 手工银手镯的制作过程
- 银手镯戴久了会有灵性吗?银手镯会认主人吗
- 银手镯的寓意是什么?新华村的银手镯多少钱?
- 戴银手镯有什么好处?戴银手镯需要注意什么?
- 银手镯有什么寓意?银手镯选什么图案寓意好
- 银壶新手必须知道的银壶养护方法
- 新华村寸字号的银手镯多少钱一克?
- 银子才几块钱一克,为何手工银壶那么贵?
- 纯银手镯多少钱一克?足银银手镯多少钱一克?手工银手镯多少钱
- 新华村手艺人打造的手工银壶的独特魅力
- 银子才几块钱一克,为何手工银壶那么贵?
- 绝美手工银壶的独特魅力
- 有人问泡茶用银壶好还是铁壶好?
- 为什么手工银壶手艺人不愿意做泡茶小银壶?
- 为什么银壶有这么多颜色?银壶色泽揭秘
- 手工银壶:开壶 养壶 常见问题答疑
- 为什么用“银壶”煮水的人容易长寿
- 1958年明定陵出土一顶精美凤冠和一把破银壶
- 银壶、铜壶、铁壶的比较
- 选把银壶来泡茶,银壶应该怎么使用与保养?
- 喝茶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把银壶?
- 中国最贵银壶拍卖TOP10:竟然有九把是日本银壶
- 今年贼便宜的银壶,正是入手的好时机
- 北京冬奥会特许商品“景泰蓝和田玉冰壶”发布
- 鎏金舞马衔杯银壶为什么能成为国宝级的文物?
- 喝茶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把银壶?
- 宁夏国宝级文物—波斯鎏金银壶
- 为什么老壶友更偏爱“小银壶”
- 新手小白必看,手工银壶选购指南
- 故宫景泰蓝藏品中蕴含的古代科学
- 景泰蓝手工匠人:传承数百年的技艺
- 景泰蓝的起源及发展:曾被称为“中国第一色”
- 故宫景泰蓝藏品中蕴含的古代技艺
- 钟连盛:景泰蓝是工匠精神的完美诠释坚持手工制作景泰蓝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工艺」介绍
- 北京传统技艺——景泰蓝
- 什么是景泰蓝艺术?
- 景泰蓝佳作庆建党百年,珐琅厂精品恭王府开展
- “皇家御用”景泰蓝,如何一步步成为国之重礼
- 景泰蓝制作匠人:一门手艺坚守了40年
- 景泰蓝是如何火遍中国的?
- 非遗工匠——景泰蓝
- 非遗瑰宝景泰蓝的纹样都有哪些涵义
- 景泰蓝秘匣《国色天香》介绍
- 2021新春景泰蓝文化消费体验季来啦
- 风华绝代景泰蓝-景泰蓝价格
- 大厂景泰蓝:从“指尖绝技”到“指尖经济”
- 火中涅槃景泰蓝-国礼景泰蓝
- 丁伟华:要让至尊瑰宝景泰蓝在海南根扎稳
- 如何让你的景泰蓝越放越值钱,如何保养景泰蓝
- 国粹景泰蓝的前世今生
- 新中国的景泰蓝是谁发扬光大的?
- 2020景泰蓝艺术大展在京开幕
- 国家级非遗景泰蓝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钟连盛
- 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
- 景泰蓝,带给大家不一样的风格和装扮
- 明清两代的北京景泰蓝介绍
- 景泰蓝的“匠心”传世之旅
- 景泰蓝:让老百姓享用到实用化传统艺术

新中国的景泰蓝是谁发扬光大的?
人生短暂,若不留下一些什么,怕是人间便彻底没有了过去的痕迹,但有什么存在是能够逃脱时光洪流,始终流传在世的呢?
便是那经典的传统手工艺品,同样会在历史进程里渐渐消失殆尽。就像景泰蓝。现如今说起景泰蓝,中国人首先想起的形容词肯定会是"国宝级文物"和"国礼"。
可谁知道,这种华丽的传统手工艺品,亦曾在漫长时间流逝中差一点点失传?若不是林徽因拼尽全力地挽回,恐怕当下的我们,再也无法领略景泰蓝的精彩。
那么,景泰蓝的历史是什么?它和林徽因的故事又是怎样?
01,景泰蓝的曾经
景泰蓝本名叫铜胎掐丝珐琅,俗称"珐蓝",也可以直接唤它"嵌珐琅",至于"景泰蓝"一名,则来自雍正年间清朝宫廷的造办处档案里。
它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一种特种金属工艺品,诞生时间未有统一定论。有人说,最早的景泰蓝出现在唐朝;也有人说,景泰蓝是忽必烈率军西征时,从西亚和阿拉伯等地带回中国的工艺。
无论景泰蓝到底从何而来,不能否认的一点是它的发展新顶峰在明代宣德年间。此时期的景泰蓝工艺风格趋于成熟,品种不只有瓶、盘、碗等等,后期更是出现鼎一类的装饰品。
至明景泰年间,景泰蓝的制作水平更加完善,物品种类和装饰主题同样渐渐丰富。但明代的景泰蓝造型多是器皿,外表绚丽多彩,极具民族风格。
等到了清朝,成立造办处,用来为帝王制造御用品,景泰蓝便是其中一种。康熙年间的景泰蓝,相较明朝,有了更厉害的制作技艺。乾隆时,从广州专门传召民间景泰蓝艺人入宫廷制作相关器皿。

而景泰蓝的运用,亦是从此时开始,深入到生活各个角落,床上的挂钩、屏风、桌椅、笔架、宗教用品等等,它的身影似乎无处不在,可见当时清宫人对景泰蓝的喜爱。
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景泰蓝流传海外,一度获取西方人喜爱。因对外贸易经济的刺激,让已经渐渐没落的景泰蓝工艺有了回暖迹象。
然而可惜的是,此现象只存在极短时间,景泰蓝工艺便重归困境。建国以后,正如前文所言,若非林徽因竭力挽回,景泰蓝这项来自宫廷的传统工艺恐怕就会消失在历史中。
景泰蓝的重生,得益于林徽因。但为什么景泰蓝会慢慢失传?其实原因很简单,景泰蓝盛产于宫廷,大部分景泰蓝珍品同样藏在宫廷库房中,普通人对它并不了解。
自然也就不会关注它的发展。所以,受众面小,是景泰蓝消失的最主要因素。林徽因的发现和挽救,给了景泰蓝走入大众视线的契机,让景泰蓝工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02,林徽因和景泰蓝
那是一九五一年的某天下午,早已疾病缠身的林徽因在丈夫梁思成的陪同下,依照惯例前往北京海王村古文化市场转悠。
途径一个老者摊位时,一只古朴的花瓶引起了她的注意。因昔日曾在祖父家中见过景泰蓝器皿,所以林徽因一眼便认出那只花瓶正是景泰蓝工艺。她停下脚步,拿起花瓶仔细端详。
摊位主人见状,立刻上前介绍说"二位真是好眼力,这只正宗老天利景泰蓝花瓶已经很少能在市面上见到,便是在北京城,这种老字号,亦快要做不下去了,景泰蓝的工艺算是彻底断根儿了"。
从老者的话里,林徽因了解到景泰蓝如今正面临的困境,她非常震惊和诧异,同时又心痛如此传统老工艺的即将消失。
于是,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几番讨论以后,当即申请在清华大学内成立一个美术小组,亲自带队为抢救景泰蓝工艺而努力。

她和她的成员们分别深入不同的景泰蓝工厂调查其现状,当看到落败的厂房,稀少的工人和老旧的产品风格时,林徽因无比心痛,也更加坚定她想要挽救景泰蓝工艺的决心。
寻找、收集丢失的景泰蓝资料,翻阅宫廷档案里的景泰蓝记录、挖掘散落在民间的昔日景泰蓝老工艺人……
一项一项针对挽救景泰蓝的措施在林徽因和她的成员手中慢慢完成,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她希望能让景泰蓝重现在世人眼中,故而林徽因联合自己的丈夫梁思成,开始亲自设计、改造景泰蓝。
一九五二年,赠予苏联著名芭蕾舞演员乌兰诺娃的景泰蓝飞天瓶,就是出自林徽因之手,此礼品得到乌兰诺娃的喜爱,她称这只瓶子是"代表新中国的新礼品"。
同年,在新中国承办的第一个国际会议上,同样备有一份景泰蓝礼品,以敦煌为主题的圆盘、古雅台灯和烟具,郭沫若称之为"新中国送出的第一份国礼",而它们同样来自林徽因和她的徒弟们的亲手设计。
景泰蓝工艺开始复苏,但林徽因的生命却走向了尽头。一九五五年的春天,由于一直强撑着病体为景泰蓝四处奔走,本就疾病缠身的林徽因病情加重,不得不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她的徒弟钱美华赶到师父病床前探望,已陷入弥留之际的林徽因抓着徒弟的手,断断续续叮嘱她"景泰蓝是国宝,万不能让它在新中国失传"。
同年四月一日,怀着对景泰蓝工艺的无限担忧,林徽因永远闭上了双眼。
03,景泰蓝的后来
林徽因去世以后,钱美华果然没有辜负师父期许,继续为景泰蓝工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亲到景泰蓝厂中工作。
现在,距离那场有关景泰蓝的抢救活动,已经过去了快七十年,景泰蓝的现状一如林徽因所希冀那般,没有落败、消失,反而愈加兴旺。
刘銮雄斥资1.3亿为母亲献上景泰蓝寿礼、马未都先生创办的观复博物馆中陈列的文物有景泰蓝的身影、马云花费大价钱为阿里巴巴打造的吉祥物同样是由景泰蓝制作、大英博物馆中陈设的景泰蓝大盖罐是无数中国人渴望与之合影留念的珍品……
昔日只在帝王家大量流传的景泰蓝,如今已然是国之重宝,它没有消失,没有成为人们只能听说的曾经,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林徽因拼尽全力的挽回,才能让后人们能够亲眼领略属于景泰蓝的华美,不是吗?
文/林伯南